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设计学 专业代码:1305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以为人民服务为培养宗旨,以文化双创为培养理念,以中国园林艺术的现代景观创新设计为培养特色,以产教融合为培养方法,积极对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公园城市等国家建设战略需求,通过一心两翼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人文底蕴、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景观设计师,掌握景观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专题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景观专业实操有较强的表达、沟通、组织能力,并能在企事业、研究、教育等机构从事设计与施工、教学与科研、管理与运管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造型能力,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和判断力,掌握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程序,能系统的对场地进行分析、创意、理念、布局和设计,注重创新性、时代性和文化性,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和文化表征能力,具备因地制宜和为人民而设计的素养,同时熟练用计算机或手绘表现等手段完整再现设计过程,掌握深化设计和细部设计,熟悉景观工程、材料及工艺,能熟练绘制施工图,通过实践了解景观组织管理方法,理论知识与实践并行。
(一)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意识、诚信意识;
(2)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且身心健康;
(二)知识要求
(1)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标准,言语规范、得体,写字、语法规范,具有较好的书写能力、朗读水平和书面写作能力;
(2)掌握学科的基本造型、图形感知、美学鉴赏能力及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能力;
(3)了解相关设计的程序和工艺,能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进行完整的设计表达,具有专业设计表现能力;
(4)培养较高水平的专业创作能力。具有从事相关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具有较强的建筑环境和景观设计、空间、展示设计创作能力;
(5)掌握各种景观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有一定的结构、构造知识,熟悉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和工程项目的运作流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有科研、团队协作、项目管理能力;
(三)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能力,了解国内外专业发展趋势及理论前沿,了解国家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同时能拓展到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领域,注重专业的交叉和融通不同专业和学科间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
(四)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培养要求 |
主要课程 |
素质要求 |
思想政治素质 |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I、II、III、IV、V、VI、军事理论、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从延安到北京等 |
身心素质 |
大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Ⅰ、体育Ⅱ、体育Ⅲ、体育Ⅳ |
专业素质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尔雅创新创业通识课、创业管理实践、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现实创业实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文化大赛 |
文化素质 |
大学英语、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艺术史、民艺学、应用文写作概论、逻辑学 |
知识要求 |
专业知识 |
学科与专业导论、人体工学与通用设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景观设计原理、植物造景、景观工程、环境照明设计、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演绎。 |
学科基础知识 |
造型基础Ⅰ、造型基础Ⅱ、空间构成 |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工具性知识 |
大学英语、设计表达Ⅲ、 |
能力要求 |
专业基础技能 |
设计表达Ⅰ、设计表达Ⅱ、设计表达Ⅲ、环境设计概论、材料与肌理、建筑设计基础、环境生态学、空间营造 |
专业拓展能力 |
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小型公建)、建筑设计(独立住宅)、城乡规划原理、室内设计专、中国园林美学、城乡社会调查、景观工程 |
专业创作能力 |
绿地认知设计、综合公园设计、公园精细设计、住区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景观建筑、公共艺术、景园意匠、景观家具 |
综合实践能力 |
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假期课堂Ⅰ、假期课堂Ⅱ、毕业考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三、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设计学
(二)核心课程:景观设计原理、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演绎、植物造景、绿地认知设计、综合公园设计、公园精细设计、住区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景观工程、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社会调查法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假期课堂、毕业考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四、学制与学位
(一)基本学制:4年
(二)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五、毕业总学分及总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普通本科专业各课程群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总学分 |
理论学分 |
实践学分 |
各课程群学分占比 |
课程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各课程群学时占比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 |
通识教育课程群 |
必修课 |
46 |
36 |
10 |
31.4% |
892 |
700 |
192 |
32.17% |
\ |
选修课 |
9 |
9 |
0 |
162 |
162 |
0 |
小 计 |
55 |
45 |
10 |
1054 |
862 |
192 |
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注:选修课学分学时按毕业最低要求统计) |
必修课 |
25 |
6 |
19 |
19.8% |
476 |
124 |
352 |
18.93% |
选修课 |
9 |
3 |
6 |
144 |
40 |
104 |
小 计 |
34 |
9 |
25 |
620 |
164 |
456 |
专业教育课程群 (注:选修课学分学时按毕业最低要求统计) |
必修课 |
28 |
6 |
22 |
22.1% |
540 |
156 |
384 |
22.04% |
选修课 |
10 |
2 |
8 |
184 |
44 |
140 |
小 计 |
38 |
8 |
30 |
724 |
200 |
524 |
交叉课程群 |
选修课 |
6 |
2 |
4 |
3.5% |
112 |
32 |
80 |
3.42% |
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 |
必修课 |
8 |
4 |
4 |
4.6% |
172 |
82 |
90 |
5.25% |
创新创业课程群 |
必修课 |
2 |
1 |
1 |
2.9% |
56 |
42 |
14 |
3.36% |
选修课 |
3 |
2 |
1 |
54 |
36 |
18 |
小计 |
5 |
3 |
2 |
110 |
78 |
32 |
综合实践课程群 |
必修课 |
22 |
0 |
22 |
12.8% |
396 |
0 |
396 |
12.09% |
32 |
学术活动课程群 |
选修课 |
5 |
0 |
5 |
2.9% |
90 |
0 |
90 |
2.74% |
\ |
合 计 |
173 |
71 |
102 |
\ |
3278 |
1418 |
1860 |
\ |
32 |
注:史论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表演专业、舞蹈表演专业相关数据可根据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整。
专业培养计划学时与学分统计表
学时数(学时) |
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周) |
学分数(分) |
总数 |
其中: |
其中: |
其中: |
32 |
总数 |
其中: |
其中: |
其中: |
必 修 课 |
选 修课 |
劳动 教育 |
理论教学 |
实验教学 |
公共必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理论 教学 |
实验 教学 |
创新创业教育 |
公共艺术课程 |
|
2532 |
746 |
32 |
1418 |
1860 |
173 |
53 |
17 |
78 |
25 |
27 |
71 |
75 |
5 |
8 |
注:1.必修课学时数+选修课学时数=培养方案总学时数;理论教学学时数+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数=培养方案总学时数;
2.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指通识教育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仅限《军事训练》《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 》《第二课堂》课程)、学术活动课程群内的必修课(选修课)。
3.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是指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交叉课程群、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除《军事训练》《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 》《第二课堂》之外的其他课程)内的必修课(选修课)。
4.公共必修课学分数+公共选修课学分数+专业必修课学分数+专业选修课学分数=培养方案总学分数;
5.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理论教学学分数+实验(实践)教学学分数=培养方案总学分数。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指综合实践课程群学分+学术活动课程群学分;理论教学学分数指除综合实践课程群、学术活动课程群之外其他课程群理论学分总数;实验(实践)教学学分数指除综合实践课程群、学术活动课程群之外其他课程群实践学分总数)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本科 环境设计 专业( 景观设计 方向)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四年制艺术类)
课程群 类别 |
课程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每周学时数 |
上课 周数 |
总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第四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通识教育 课程群 (55学分) |
必修课 (46学分) |
思想政治 通识课 (19学分) |
0239002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56 |
48 |
8 |
4 |
|
|
|
|
|
|
|
14 |
0239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54 |
48 |
6 |
|
3 |
|
|
|
|
|
|
18 |
0239002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54 |
46 |
8 |
|
|
3 |
|
|
|
|
|
18 |
0239002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54 |
46 |
8 |
|
|
3 |
|
|
|
|
|
18 |
0239002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54 |
46 |
8 |
|
|
|
3 |
|
|
|
|
18 |
02390006-0011 |
形势与政策 I、II、III、IV、V、VI |
2 |
36 |
34 |
2 |
每学期6学时,开设3学年6学期 |
1 |
02390013 |
军事理论 |
2 |
36 |
32 |
4 |
2 |
|
|
|
|
|
|
|
18 |
语言写作 通识课 (13学分) |
02310001 |
大学英语Ⅰ |
1.5 |
28 |
28 |
0 |
2 |
|
|
|
|
|
|
|
14 |
02310002 |
大学英语Ⅱ |
1.5 |
28 |
28 |
0 |
|
2 |
|
|
|
|
|
|
14 |
02310003 |
大学英语Ⅲ |
1.5 |
28 |
28 |
0 |
|
|
2 |
|
|
|
|
|
14 |
02310004 |
大学英语Ⅳ |
1.5 |
28 |
28 |
0 |
|
|
|
2 |
|
|
|
|
14 |
02310023 |
古典文学 |
1.5 |
28 |
28 |
0 |
2 |
|
|
|
|
|
|
|
14 |
02310022 |
现代文学 |
1.5 |
28 |
28 |
0 |
|
2 |
|
|
|
|
|
|
14 |
02310019 |
大学普通话 |
1 |
18 |
10 |
8 |
|
|
4/2 |
|
|
|
|
|
5 |
02310020 |
应用文写作概论 |
1 |
18 |
10 |
8 |
|
|
|
2 |
|
|
|
|
9 |
02310021 |
逻辑学 |
2 |
36 |
36 |
0 |
|
|
|
2 |
|
|
|
|
18 |
健康 通识课 (6学分) |
02310024 |
体育Ⅰ |
1 |
36 |
12 |
24 |
2/4 |
|
|
|
|
|
|
|
14 |
02310008 |
体育Ⅱ |
1 |
36 |
4 |
32 |
|
2 |
|
|
|
|
|
|
18 |
02310009 |
体育Ⅲ |
1 |
36 |
4 |
32 |
|
|
2 |
|
|
|
|
|
18 |
02310010 |
体育Ⅳ |
1 |
36 |
4 |
32 |
|
|
|
2 |
|
|
|
|
18 |
01110006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24 |
12 |
3 |
|
|
|
|
|
|
|
12 |
学科理论 通识课 (8学分) |
02250001 |
美术史 |
2 |
28 |
28 |
0 |
2 |
|
|
|
|
|
|
|
14 |
02250002 |
艺术概论 |
2 |
28 |
28 |
0 |
2 |
|
|
|
|
|
|
|
14 |
02250003 |
设计艺术史 |
2 |
36 |
36 |
0 |
|
2 |
|
|
|
|
|
|
18 |
02250004 |
民艺学 |
2 |
36 |
36 |
0 |
|
|
|
2 |
|
|
|
|
18 |
小计 |
|
|
46 |
892 |
700 |
192 |
19/21 |
11 |
12/14 |
13 |
|
|
|
|
|
选修课(9学分) |
思政选修课(1学分) |
02390014 |
中国共产党党史 |
1 |
18 |
16 |
2 |
|
|
|
|
4/2 |
|
|
|
5 |
023900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 |
18 |
16 |
2 |
|
|
|
|
4/2 |
|
|
|
5 |
02390016 |
从延安到北京: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思想与实践 |
1 |
18 |
16 |
2 |
|
|
|
|
2 |
|
|
|
9 |
02390017 |
文艺与时代:美术经典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史 |
1 |
18 |
16 |
2 |
|
|
|
|
|
2 |
|
|
9 |
02390018 |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
1 |
18 |
16 |
2 |
|
|
|
|
|
2 |
|
|
9 |
02390019 |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
1 |
18 |
16 |
2 |
|
|
|
|
|
2 |
|
|
9 |
0239002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 |
1 |
18 |
18 |
0 |
|
|
|
|
|
2 |
|
|
9 |
02390021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论 |
1 |
18 |
18 |
0 |
|
|
|
|
|
2 |
|
|
9 |
任意选修课(8学分) |
含每学期老师申报开设通识选修课及网络通识选修课,此模块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安排。 |
专业基础教育 课程群 (34学分) |
必修课 (25学分) |
02031001 |
学科与专业导论(讲座) |
1 |
8 |
4 |
4 |
|
|
|
|
|
|
|
|
|
02031002 |
造型基础Ⅰ |
3.5 |
60 |
12 |
48 |
12 |
|
|
|
|
|
|
|
5 |
02031003 |
设计表达Ⅰ |
3.5 |
60 |
20 |
40 |
12 |
|
|
|
|
|
|
|
5 |
02031065 |
空间构成 |
2 |
36 |
12 |
24 |
|
12 |
|
|
|
|
|
|
3 |
02031060 |
人体工学与通用设计 |
2 |
36 |
12 |
24 |
|
12 |
|
|
|
|
|
|
3 |
02031006 |
造型基础Ⅱ |
4 |
96 |
24 |
72 |
|
12+60 |
|
|
|
|
|
|
5 |
02031007 |
材料与肌理 |
2 |
48 |
12 |
36 |
12 |
|
|
|
|
|
|
|
4 |
02031008 |
环境心理学 |
2 |
36 |
12 |
24 |
|
|
12 |
|
|
|
|
|
3 |
02031009 |
设计表达Ⅱ |
2.5 |
48 |
4 |
44 |
|
|
12 |
|
|
|
|
|
4 |
02031010 |
设计表达Ⅲ |
2.5 |
48 |
12 |
36 |
|
|
12 |
|
|
|
|
|
4 |
|
小计 |
25 |
488 |
124 |
364 |
|
|
|
|
|
|
|
|
|
选修课 (9学分) |
02031011 |
建筑设计基础 |
3.5 |
64 |
16 |
48 |
|
16 |
|
|
|
|
|
|
4 |
02031012 |
空间营造 |
3.5 |
64 |
16 |
48 |
|
16 |
|
|
|
|
|
|
4 |
02031066 |
环境设计概论 |
2 |
32 |
8 |
24 |
|
|
16 |
|
|
|
|
|
2 |
02031014 |
环境生态学 |
2 |
32 |
8 |
24 |
|
|
16 |
|
|
|
|
|
2 |
02031067 |
建筑设计(小型公建) |
3.5 |
48 |
16 |
32 |
|
|
16 |
|
|
|
|
|
3 |
02031016 |
建筑设计(独立住宅) |
3.5 |
48 |
16 |
32 |
|
|
16 |
|
|
|
|
|
3 |
|
小计 |
9 |
144 |
40 |
104 |
|
|
|
|
|
|
|
|
|
|
最低毕业学分 |
9 |
144 |
|
|
|
|
|
|
|
|
|
|
|
专业教育 课程群 (38学分) |
必修课 (28学分) |
02031017 |
景观设计原理 |
2.5 |
48 |
20 |
28 |
|
|
|
16 |
|
|
|
|
3 |
02031079 |
城乡规划原理 |
1.5 |
28 |
20 |
8 |
|
|
|
|
14 |
|
|
|
2 |
02031080 |
绿地认知设计 |
3.5 |
64 |
20 |
44 |
|
|
|
16 |
|
|
|
|
4 |
02031081 |
综合公园设计 |
3 |
56 |
14 |
42 |
|
|
|
|
14 |
|
|
|
4 |
02031082 |
公园精细设计 |
2 |
48 |
10 |
38 |
|
|
|
|
16 |
|
|
|
3 |
02031083 |
住区景观设计 |
2 |
48 |
10 |
38 |
|
|
|
|
|
16 |
|
|
3 |
02031084 |
滨水景观设计 |
4 |
70 |
14 |
56 |
|
|
|
|
|
14 |
|
|
5 |
02031085 |
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 |
3 |
56 |
14 |
42 |
|
|
|
|
|
|
14 |
|
4 |
02031086 |
植物造景 |
3 |
56 |
14 |
42 |
|
|
|
14 |
|
|
|
|
4 |
02031023 |
景观工程 |
3.5 |
64 |
20 |
44 |
|
|
|
|
|
16 |
|
|
4 |
|
小计 |
28 |
538 |
156 |
382 |
|
|
|
|
|
|
|
|
|
选修课 (10学分) |
02031087 |
景观建筑 |
3.5 |
64 |
14 |
50 |
|
|
|
16 |
|
|
|
|
4 |
02031088 |
公共艺术 |
3.5 |
64 |
14 |
50 |
|
|
|
16 |
|
|
|
|
4 |
02031089 |
景园意匠 |
3.5 |
60 |
10 |
50 |
|
|
|
|
20 |
|
|
|
3 |
02031090 |
景观家具 |
3.5 |
60 |
10 |
50 |
|
|
|
|
20 |
|
|
|
3 |
02031091 |
环境照明 |
3 |
60 |
20 |
40 |
|
|
|
|
|
20 |
|
|
3 |
02031092 |
室内设计 |
3 |
60 |
20 |
40 |
|
|
|
|
|
20 |
|
|
3 |
|
小计 |
10 |
184 |
44 |
140 |
|
|
|
|
|
|
|
|
|
|
最低毕业学分 |
10 |
180 |
|
|
|
|
|
|
|
|
|
|
|
交叉课程群 (6学分) |
选修课 (6学分) |
各专业开设2门交叉课程,供全校其他专业学生跨专业修读(非本专业学生)。详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交叉课程一览表》 |
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 (8学分) |
必修课 |
02031075 |
中国建筑史 |
2 |
36 |
22 |
14 |
|
12 |
|
|
|
|
|
|
3 |
02031076 |
外国建筑史 |
1 |
24 |
20 |
4 |
|
|
14 |
|
|
|
|
|
2 |
02031093 |
中国园林美学 |
2 |
36 |
16 |
20 |
|
|
|
12 |
|
|
|
|
3 |
02031037 |
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演绎 |
2 |
48 |
16 |
32 |
|
|
|
|
16 |
|
|
|
3 |
02031094 |
城乡社会调查 |
1 |
28 |
8 |
20 |
|
|
|
|
|
14 |
|
|
2 |
|
小计 |
8 |
172 |
82 |
90 |
|
|
|
|
|
|
|
|
|
创新创业 课程群 (5学分) |
必修课 (2学分) |
基础 (2学分) |
02370001 |
大学生创业基础 |
1 |
18 |
12 |
6 |
|
|
|
4/6 |
|
|
|
|
4 |
01110004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0.5 |
16 |
14 |
2 |
|
2 |
|
|
|
|
|
|
8 |
01110005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0.5 |
22 |
16 |
6 |
|
|
|
|
2 |
|
|
|
11 |
选修课 (3学分) |
拓展 (2学分) |
01190006 |
网络创新创业通识课 (主要在5、6学期开设,课程包括职业生涯提升、创业精神与实践、项目管理学、商业计划书的优化等) |
实践 (1学分) |
01170004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文化大赛等(团委第二课堂) |
综合实践课程群(22学分) |
必修课 |
集体实践课程 (8学分) |
01110002 |
军事训练 |
1 |
9月份2周 |
01170001 |
社会实践Ⅰ(团委) |
1 |
|
|
|
|
√ |
|
|
|
|
|
|
1 |
01170002 |
社会实践Ⅱ(团委) |
1 |
|
|
|
|
|
|
√ |
|
|
|
|
1 |
01190030 |
假期课堂Ⅰ(劳动教育+社会调查) |
1 |
|
|
|
|
|
|
|
√ |
|
|
|
2 |
01190031 |
假期课堂Ⅱ(劳动教育+企业实践/实习/工作坊/合作项目等) |
2 |
|
|
|
|
|
|
|
|
√ |
|
|
4 |
01170003 |
第二课堂 |
2 |
团委安排 |
毕业实践课程 (14学分) |
01190003 |
毕业考察 |
2 |
|
|
|
|
|
|
|
|
|
√ |
|
2 |
01190004 |
毕业设计(创作) |
8 |
|
|
|
|
|
|
|
|
|
√ |
16 |
01190005 |
毕业论文 |
4 |
|
|
|
|
|
|
|
|
|
|
√ |
4 |
小计 |
|
|
22 |
|
学术活动课程群 (5学分) |
选修课 |
讲座 (4学分) |
01170005 |
院级(0.25/场) |
|
01170006 |
校级(0.5分/场) |
|
发明创造/专利、论文、产学研转化等(团委第二课堂) |
注:1.各专业课程总学时以3188学时为基数(含综合实践课程群和学术活动课程群学时,以1学分18学时折算),上下浮动不超过100学时。 2.第5学期假期课堂单独在寒假中开设2周,不占用校内教学周时间。 3.第6学期假期课堂开设4周,前两周在学期最后两个教学周进行,后两周在暑假进行。 4.1-4学期最后两天各二级学院集中组织讲座活动,每学期开设4次讲座供学生选择,一次0.25学分,学生每学期需至少听取讲座2次。 5.交叉课程于第5学期最后4周开设一门课程,3学分;第7学期1-4周开设一门课程,3学分。 6.学分学时转换标准:①一般课程18课时折合1学分;②体育36课时折合1学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合计38学时折合1学分;③毕业考察、毕业论文1周折合1学分;④毕业设计、假期课堂2周折合1学分。 7.表中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4等选修模块总学分学时以学生毕业时最低要求统计,实际各教学单位应根据1:1.5-1:2的比例,开出更多课程。 8.按照团委第二课堂认定标准,创新创业课程群中的实践(1学分)与学术活动课程群中的发明创造/专利、论文、产学研转化(1学分)合计达到2学分即可。 9.适用本表的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公共艺术、绘画、中国画、书法学、雕塑、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广播电视编导、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广告学。 10.史论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史论)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结合学科理论通识课、综合实践课程群的部分课程开设情况,确定总学分数(此类专业总学分数应保持同一标准或为17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群(学科理论通识课除外)、交叉课程群、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毕业实践课程除外)、学术活动课程群中的课程学分应与本模版中的数据一致。 11.表演、舞蹈表演专业,结合专业课课程开设情况,确定总学分数(此类专业总学分数应保持同一标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群、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学术活动课程群中的课程学分应与本模版中的数据一致。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交叉课程一览表 |
开设学院 |
开设专业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每周学时数 |
上课 周数 |
总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第四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 |
02031096 |
城市景观 |
3 |
56 |
16 |
40 |
|
|
|
|
14 |
|
|
|
4 |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 |
02031097 |
庭院景观 |
3 |
56 |
16 |
40 |
|
|
|
|
|
|
14 |
|
4 |
七、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课程名称:学科与专业导论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学分8学时
课程介绍:《学科与专业导论》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引导课程,是所有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总体认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地位、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素质要求,专业方向选择和课程选修,适应岗位等问题有一个宏观的、总体的认识和把握。帮助学生形成较系统的专业认识,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课程名称:造型基础Ⅰ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0学时
课程介绍:《造型基础Ⅰ》是学生入校的首轮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结合乡村人居认知,将基础训练中融入人文感知,衔接专业学习。是在学生绘画能力训练基础上,从对具象的自然形态客观写生到对形式语言与结构语言主动分析,进而转化为运用抽象造型语言进行主观创作(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
课程名称:设计表达Ⅰ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3.5学分 60学时
课程介绍:画法几何是研究在图面上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法以及在平面上解答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建筑设计施工图,是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与技术的专业语言,是工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它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材料与肌理》
前修课程:造型基础I 造型基础II
学分及学时:2学分 48学时
课程介绍:材料与肌理课程是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与造型基础I、造型基础II两门课共同共同构成了环境认知课程群。课程内容通过理论讲授、作品欣赏、讨论、创作实践等多样的课程形式,分别研究探讨原生态材料、初加工材料、高科技材料、着色材料四大类材料的物理性能、表现性能、心理性能,进一步探析其使用价值、艺术品性、审美意味和文化性格。
在此基础上,根据命题多维度地展开实验与创作实践,分为两步来进行。第一步,对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实验与表现,侧重于学习者对材料性能的研究与开发;第二步,在了解材料与性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材料的运用与表现,侧重于艺术形式、审美情趣与信息传达的探索。
课程名称:《造型基础II》
前修课程:造型基础Ⅰ
学分及学时:4学分96学时(含外出写生)
课程介绍:《造型基础II》是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是培养学生在基础绘画能力基础上,从对色彩学的基本认知入手了解色彩配色设计原理,通过对自然色彩认知、色彩提炼的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和学习配色原则与规律,从而达到形成个人主观配色风格的目的。本课程是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名称:空间构成
前修课程:造型基础I 造型基础II 材料与肌理
学分及学时:2学分 48学时
课程介绍:空间构成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必修课程。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两部分内容前后关系紧密,共同组成形态构成课程的主体框架。
通过空间构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从点、线、面、体基本要素人手,着重研究空间构成的抽象造型方法,探讨形态、材料等视觉元素的语言表达及形态构成的形式美原理。学生通过学习空间构成课程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和掌握空间构成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对于空间构成的整体认知,并具有比较全面的空间设计能力与专业的综合素质。为下一步进入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空间构成设计基础。
课程名称:人体工学与通用设计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人体工学》(又称人因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的必修课程,它兴起于60年代,是一门融合人体解剖学、心理学、工程学、生物力学、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图形设计、人体测量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等理论的交叉学科。《人体工学》要求在了解并掌握人体的操作能力和限度的基础上,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交互作用,为设计出与人体相适宜的高效、安全、健康和舒适的产品与人工环境奠定基础。
课程名称:空间营造
前修课程:人体工学、空间构成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4学时
课程介绍:《空间营造》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建筑空间的营造,以及历史发展框架和其在设计应用中的表达形式和范畴,使学生了解中外传统与现代空间设计理论,引导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方向和设计应用以及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建立感性空间设计概念,使学生充分地了解空间风格与主题设计、空间表现、国内外空间设计理论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Ⅰ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4学时
课程介绍:建筑设计基础Ⅰ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基本知识及理论的讲授,结合相关课程作业练习,使学生从专业角度,建立对建筑、建筑学及建筑设计等概念和内涵的基本认识;建立基本的空间概念;培养与专业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构思能力;在建筑表达及表现技能方面得到基本的训练,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建筑史》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的基础知识,掌握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脉络,熟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建筑的典型特征、构造特点与演变规律。使学生拓展专业视野,树立正确的建筑历史观,为今后所要从事的理论研究及专业实践相关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为创新设计开拓更加广泛的思维空间。
课程名称:设计表达Ⅱ
前修课程:设计表达1
学分及学时:2.5 学分 48学时
课程介绍:《设计表达Ⅱ》(手绘设计表达)是环境设计专业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群必修课程,体现本专业“以美育人”、“为人民而设计”的人才培养特征。手绘设计表达是专业学习中学生掌握设计方法、传递设计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绘画基础、造型设计等综合能力的体现。课程主要讲述室内、景观、园林、建筑等空间的手绘表现方法和绘制步骤,使学生熟练掌握手绘表现技巧并明晰各项注意事项。《设计表达Ⅱ》是环境设计专业学习的看家本领,是表达设计思想、推介遴选设计方案的最直观表现。
课程名称:设计表达Ⅲ
前修课程:《设计表达Ⅰ》《设计表达Ⅱ》
学分及学时:2.5学分,48学时
课程介绍:《设计表达Ⅲ(计算机表现)》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骨干课程,是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环境设计师无论在方案的构思、表现、分析、交流、备份等各个环节上都离不开计算机表现。计算机表现是环境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是重要的设计沟通工具,更是专业设计表达的有效方式。本课程从二维软件、三维软件到渲染插件和图形处理软件入手,多维度学习计算机表达的内容,系统掌握一般环境设计的计算机表达流程。
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
前修课程:设计表达I、材料与肌理、空间构成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环境心理学》是环境设计专业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该课程是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一门重要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课程。课程思政主要是在每章内发掘思政元素并加以整合,以“设计服务民生”为立足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设计观与创作观,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其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掌握感觉、知觉、行为、环境和空间等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规律,系统掌握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确立环境与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的设计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有机的融入专业设计的实践中,使环境设计更加科学宜人,更具生态和文化意义,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设计理论基础。
课程名称:环境设计概论
前修课程:《环境心理学》《人体工学》《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设计表达1》
学分及学时:2学分32学时
课程介绍:《环境设计概论》是环境设计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教育选修课程,是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的平台课。课程主要探讨环境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需求、实施内容、工作方法等。梳理生态环境、人类文明、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的关系,了解环境设计的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空间组织、处理手法等。
课程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既注重理论方面的线上自主学习,也强调线下踏勘、交流、研讨等互动与探究。
课程为学生后续开始的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提供系统、整体的专业介绍与探讨,方便学生有侧重的开展景观设计或者室内设计方向的学习。
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
前修课程:环境心理学
学分及学时:2学分 32学时
课程介绍: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该课程在学习环境生态学有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内容,着重从环境设计专业角度,重点讲授生态建筑、生态景观设计、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等专业领域的生态设计理论及生态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并在今后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树立起坚定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小型公建)》
前修课程:空间构成
学分及学时:3.5学分48学时
课程介绍:《小型公建》是环境设计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建筑设计的概念,意义以及历史发展框架和其在设计应用中的表达形式和范畴,这个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一定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方向和设计应用以及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认识,主要讲授内容为建筑单一空间空间形式处理的基本规律及其具体方法。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独立住宅)》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设计表达Ⅰ、Ⅱ、Ⅲ》《人体工学》
学分及学时:3.5学分48学时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平台课程,是学生在经过《建筑设计基础》训练之后初涉建筑设计的入门阶段课程,该课程通过独立住宅这一小型建筑课题的设计训练,让学生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程序,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熟悉建筑设计各阶段的基本工作方法,建立基地分析、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及初步的结构体系等概念,培养学生空间逻辑思维的能力,并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建筑个性。
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5学分24学时
课程介绍:《外国建筑史》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介绍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各种建筑风格产生的自然、历史、社会原因,分析了各个建筑流派的体系特点和构成形态,评价了重要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设计手法。该课程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外国建筑理论知识,提高建筑素养,树立全面的建筑观奠定了基础。
课程名称:中国园林美学
前修课程:设计表达Ⅰ、设计表达Ⅱ, 中外建筑史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园林美学》是景观设计专业方向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兼容了建筑、绘画、文学、书法、雕塑、音乐及环境艺术等诸多艺术样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载体。中国园林美学课程从园林发展史入手,深入分析中国园林的文化哲学和艺术审美的精髓,在培养学生欣赏和鉴别园林艺术审美能力的基础上,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本课程是理论、考察与测绘结合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通过中国园林美学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中国园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直观的理解。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原理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2.5学分,48学时
课程介绍: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核心必修课,属于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观与城市的关联、景观的项目类型,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涉及内容、范围,掌握自然气候、地理地貌、历史人文、 水文植被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条件的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掌握景观的含义、景观的构成要素、景观的发展历程与风格流派、景观理论前沿与发展趋势,同时进行景观设计启蒙的思维和方法训练,力图使学生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自身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为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奠定厚重的文化底蕴,提供翔实的设计资料和范例,该课程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塑造学生专业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程名称:绿地认知设计
前修课程:景观设计原理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4学时
课程介绍:《绿地认知设计》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并且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功能合理、形式美观、特色鲜明的设计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绿地设计》是使学生掌握绿地分类、指标、效益、布局和设计的重要课程,是景观设计方向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植物造景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3学分,56学时。
课程介绍:植物造景是系统研究适于各种园林绿地应用园林植物的一门学科,是主要研究其分类、分布、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栽培管理和设计应用的学科。本课程为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观赏植物的认知,另外一部分是是植物造景与设计应用学习,主要包括观赏植物的分类、形态和观赏性特征、生态学特性及设计应用等方面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是观赏植物的观赏特性及设计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植物配置的基本技能。考察实习环节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观赏植物的具体形态特征、观赏特性以及植物造景。
课程名称:景观建筑
前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空间营造,景观设计原理
学分及学时:3.5学分 64学时
课程介绍:《景观建筑》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拓展课程。景观建筑是艺术性很强的建筑类型之一,涉及面广,造型丰富、多变,与环境结合密切。本课程系统讲述景观建筑对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要求,特别强调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使学生在完成景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步骤,为景观设计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
前修课程:《空间构成》《空间营造》《材料与肌理》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4学时。
课程介绍:《公共艺术》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景观设计项目(或限定场景)进行专题创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公共艺术综合策划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及材料工艺应用表现能力,通过实践项目,了解特定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独特性和大众审美需求,通过对环境分析、艺术主题、设计风格等综合运用掌握公共艺术文案策划及实操能力,并结合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符号,使公共艺术创作和实际项目紧密结合,展现公共艺术的时代性和文化性。使学生掌握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常用材料及其特性和工艺要点。通过案例分析启发学生认识和发现材料的表现力,重视材料语言应用特别是反映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特色材料和传统工艺,有助于使公共艺术作品呈现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提升学生在公共艺术创中运用材料与工艺知识的综合创作能力。
课程名称:城乡规划原理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5学分,28学时
课程介绍:《城乡规划原理》是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包括城乡规划理论概述和详细规划原理两部分。城乡规划理论概述系统讲述我国现行体制下城乡规划编制各个层次、类型、主要内容,详细规划讲授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工作内容以及修建性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景观方向的学生从小尺度空间逐步转向对城乡空间的认识,重点掌握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基础理论和思想方法及要求,并理解城乡规划在管理和技术层面对景观设计的约束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名称:综合公园设计
前修课程:景观设计原理
学分及学时:3学分,56学时
课程介绍:公园设计课程属于专题设计课程体系,针对大三学生开设,通过课程学习,希望同学们掌握公园设计基本概念、分类与指标、不同类型公园设计的共性与个性、设计流程、路线布局、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观结构、节点设计等设计方法。锻炼学生们现场调研与分析的能力、场地问题归纳与求解的能力、设计方法综合应用的能力、主题创意景观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引导生态节约型设计趋势,培养学生为中国而设计、为生态文明建设而设计、为人民而设计的职业素养。
课程名称:公园精细设计
前修课程:综合公园设计
学分及学时:2学分,48学时
课程介绍:《公园精细化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设计课程,课程内容在设计流程中位于方案设计之后、施工图设计之前,是公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在公园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设计深化和景观节点细化设计的能力,为后续的景观施工图设计奠定基础。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演绎
前修课程:中国古典园林考察、传统民居测绘
学分及学时:2学分,48学时
课程介绍:课程属于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把古典园林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更迭变换需要中国当代大学生继往开来,所以以培养应用于现代园林实践中的中国园林设计思维和方法是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课程梳理中国园林设计思维,为中国特色现代园林设计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学生掌握中国园林传承创新的多元方法,同时将方法运用到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知识交叉能力、应用能力、原创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和中国设计特色。
课程名称:景园意匠
前修课程:中国园林美学、中园林现代演绎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0学时
课程介绍:缘于向传统文人造园经典的致敬,缘于对当代开放造园目标的追求,“景园意匠”课程引导学生从传统经典中汲取精华,探寻创作灵感,追寻匠人造园的足迹。课程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追求艺与匠的真实体验,课程打通了技术类课程与创意类课程的隔阂,实现了从纸上谈兵到动手营造的跨越,实现了从技术理论基础、到纸上山水创意设计、再到真实营造的升华。
课程名称:景观家具
前修课程:环境心理学 人体工程学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0学时
课程介绍:《景观家具》是一门综合学习环境艺术的必修课程。景观家具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过渡与调和,是人与环境发生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品质将直接关系到景观环境的整体质量。本课程涵盖交通管理、城市照明、路面铺装、信息服务、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六大系统的景观家具,在系统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考察实践与课题设计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景观家具与城市、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人等多方面的关联性、整体性的关系,进而掌握景观家具的设计原理、方法及规律,促进城市环境景观与人的和谐共生。
课程名称:城市景观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3学分,56学时。
课程介绍:《城市景观》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开设的交叉课程。《城市景观》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活动为基础,重点讲授现代城市景观的环境组成、艺术特征、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的设计理论、设计思想及设计影响等内容。《城市景观》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中的设计实践内容包括课程考察与课题设计两个环节。该课程从景观设计学的视角,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方法的阐释以及设计思想的思辨,探寻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之道”,总结经验,引导创新。该课程的设置力求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使学生掌握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今后的专业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名称:假期课堂I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学分
课程介绍:环境设计专业《假期课堂I》(社会调查)是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理论基础、专业设计、设计管理等方面综合认识的课程,结合所学专业基础知识,通过社会调查,提高专业综合能力。本课程是利用假期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赴各地实地调研,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的策略,提高综合专业能力。
课程名称:城乡社会调查
前修课程:城乡规划原理
学分及学时:1.5分,28学时
课程介绍:《城乡社会调查》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课程群中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属于景观专业教学内容中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该课程立足创新与实践教学型定位,积极对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公园城市等国家建设战略需求,围绕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各种问题,由特定的城市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观察、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方法,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社会评价,以文化建设和人民需求为切入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得景观设计满足现代人们功能与审美的需求,促进地方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改善地方生存发展环境及地区形象,以设计促进社会和谐。
课程名称:住区景观设计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2学分,42学时
课程介绍:《住区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设计专题课程,该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其中理论讲授包括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居住区景观总体规划布局、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居住区场所景观设计以及居住区小品设施景观设计等内容,设计实践包括课程考察与课题设计两个环节。该课程的设置力求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使学生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而为今后所要从事的专业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程名称:滨水景观设计
前修课程:《环境生态学》《景观设计原理》《城乡规划原理》
学分及学时:4学分,70学时。
课程介绍:《滨水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作为设计专题课程,该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其中理论讲授内容包括滨水生态景观基础知识、滨水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滨水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滨水生态景观设计与湿地景观设计、滨水生态景观亲水设计、滨水生态景观细部详细设计、滨水生态景观设计案例解析等内容,设计实践内容包括课程考察与课题设计两个环节。该课程的设置力求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使学生掌握滨水景生态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今后的专业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名称:景观工程
前修课程:绿地设计、观赏植物与景观材料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4学时
课程介绍:《景观工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核心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掌握本大纲中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及一般知识;掌握景观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指景观用地的竖向设计、景观道路设计、水景设计等),掌握各类园林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图绘制能力;了解景观给排水设计、景观种植设计的一般知识。
课程名称:环境照明
前修课程:《景观设计原理》、《综合公园设计》
学分及学时:3.5学分56学时
课程介绍:《环境照明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体现本专业“设计服务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特征。本课程详述景观照明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兼顾环境照明设计的步骤和程序的表达,为景观整体设计打下坚实基础。课程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光对空间的二次塑造;二是基于空间功能和氛围需求的基础上,环境照明设计的方法和程序。训练学生用光的来表达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
前修课程:环境心理学,设计表达I、II、III,
学分及学时:3学分 60学时
课程介绍:《室内设计》是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向第六学期开设的专业教育课程群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在对室内设计进行基础理论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空间专题设计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基本思路、方法和基本程序。公共文化空间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博物馆、艺术馆、剧场、科技馆、图书馆等,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常作为城市中主要的公共建筑而屹立于城市中心区或环境优美的重要地段,成为当地文化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社会生活的窗口,因此它对形象、功能、空间等多方面要素都有极高的设计要求。设计者须具备较全面的空间设计技巧和分析组织能力,并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课程名称:假期课堂Ⅱ
前修课程:《景观设计专题》《酒店空间设计》《公共文化空间设计》
学分及学时:2学分
课程介绍:《假期课堂》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第六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注重学生的学悟结合、知行合一、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该课程深化专业设计的实质性操作,深化产教融合,跨界融合和课题融合的教学要求,强调教学与劳动实践的双向检验。
课程名称: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
前修课程:中外建筑史,景观设计原理
学分及学时:3学分56学时
课程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保护需求日益增加,保护性利用将有一个极其广阔的研究发展和实践空间及其需求市场,也会出现十分广泛的职业培养需求。《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本科段的专业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世界各国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和法规制度建设;保护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史、演进、保护规划的编制。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可以适应未来在景观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社会需求。
课程名称:庭院景观
前修课程:绿地设计、观赏植物与景观材料
学分及学时:3学分56学时
课程介绍:《庭院景观》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从理论性和实用功能性两方面入手,由浅入深地讲述庭院景观的植物配置要点、硬质景观设计、不同主题风格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庭院景观设计各种手法,具备对小尺度庭院景观进行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能力,为将来进行庭院景观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名称:毕业考察
前修课程:景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
学分及学时:2学分
课程介绍:毕业考察是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做准备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该课程具有考察设计现状、拓宽专业视野、丰富信息含量、积累设计素材、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选题做必要准备的综合意义。为保证教学的实施。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创作)
前修课程:毕业考察
学分及学时:8学分
课程介绍:毕业设计(创作)是环境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的独立性作业,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和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教学环节。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按时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本科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课程名称:毕业论文
前修课程:毕业设计(创作)
学分及学时:4学分
课程介绍:毕业论文是环境设计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在此环节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完成毕业环节的过程中得到从事本专业设计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训练。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可以是以毕业设计为基础的设计报告。
毕业论文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学术性与严谨性,认真签署“原创声明”,承诺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和对他人知识权不可侵犯原则的尊重。
毕业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须建立在本人对于论述材料充分了解,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到表述规范,内容详实,条理分明,逻辑严密,铺陈合理,并在理论、方法和视角上力求有所创新,鼓励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构建研究结论。写作表述必须做到严谨规范,图文并茂,章节结构,图表注释,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应符合国家规定、学校教务的要求。
相关咨询负责人: 吕桂菊 ;联系方式:1867887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