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本站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目录
 其他
   本站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 规划计划 > 本校课程与教学计划 > 正文
本科舞蹈表演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李干  2022-10-28 11:03:27
  

本科舞蹈表演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代码:1302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落实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为先。以“立足专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舞蹈表演实践、舞蹈创作及改编能力,良好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舞蹈表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需要在具备扎实的舞蹈技能及素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舞蹈表演风格,注重舞蹈创作创新、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延伸,初步建立舞蹈文化的传播意识。主要通过基本能力课程模块、风格性舞蹈课程模块、舞蹈创作课程模块、舞蹈传播课程模块的学习并加以多媒介实践,整体提高舞蹈表演及创作能力。

(一)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

2.学习态度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团队沟通协作意识;

3.在学习视野方面应具有开放化、国际化的趋向,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并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

4.在学术道德方面应具备维护真、善、美的艺术品格,拒绝违背诚信的行为;

(二)知识要求

1.掌握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语言、健康、学科理论的通识性知识;

2.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与文化知识,有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

(三)能力要求

1.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和技术能力,并具备多媒介中的舞蹈表演实践能力;

2.具备相当程度的舞蹈创作及改编、传播、教学能力;

3.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标准,言语规范、得体,写字、语法规范,具有较好的书写能力、朗读水平和书面写作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培养要求

主要课程

素质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I、II、III、IV、V、VI、军事理论、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从延安到北京: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思想与实践、文艺与时代:美术经典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史、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论

身心素质

体育、体育Ⅱ、体育、体育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训练

文化素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艺术概论、大学普通话、舞蹈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论、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

知识要求

通识性知识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I、II、III、IV、V、VI、军事理论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大学英语Ⅲ、大学英语Ⅳ、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艺术概论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艺术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论

专业基础知识

学科与专业导论(讲座)、艺术概论、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基训Ⅳ、基训Ⅴ、基训Ⅵ基训Ⅶ、剧目排练Ⅰ、剧目排练Ⅱ、剧目排练Ⅲ

专业知识

剧目排练Ⅳ、剧目排练、中国古典舞身韵Ⅰ、中国古典舞身韵Ⅱ、中国古典舞身韵Ⅲ、敦煌舞、现代舞Ⅰ、现代舞Ⅱ、现代舞Ⅲ、爵士舞Ⅰ、爵士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Ⅰ、中国民族民间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Ⅲ、中国民族民间舞Ⅳ、中国民族民间舞Ⅴ、编舞技法Ⅰ、编舞技法Ⅱ、编舞技法Ⅲ、编舞技法Ⅳ、主题编导、肢体语言表达、舞蹈教育学、舞蹈写作、毕业论文毕业创作

能力要求

舞蹈技术和素质能力

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基训Ⅳ、基训Ⅴ、基训Ⅵ、基本Ⅶ、现代舞Ⅰ、现代舞Ⅱ、现代舞Ⅲ

风格性舞蹈表演能力

中国古典舞身韵Ⅰ、中国古典舞身韵Ⅱ、中国古典舞身韵Ⅲ、敦煌舞、现代舞Ⅰ、现代舞Ⅱ、现代舞Ⅲ、爵士舞Ⅰ、爵士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Ⅰ、中国民族民间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Ⅲ、中国民族民间舞Ⅳ、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

编舞技法Ⅰ、编舞技法Ⅱ、编舞技法Ⅲ、编舞技法Ⅳ、主题编导汇研主题编导、毕业考察、毕业创作、剧目排练Ⅳ、剧目排练Ⅴ

多媒介表演实践与传播能力

剧目排练Ⅰ、剧目排练Ⅱ、剧目排练Ⅲ、剧目排练Ⅳ、剧目排练Ⅴ、肢体语言表达、舞蹈摄影、舞蹈影像表现、舞蹈教育学、少儿舞蹈教学法、舞蹈表演与综合实践Ⅰ、舞蹈表演与综合实践Ⅱ、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假期课堂Ⅰ、假期课堂Ⅱ、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Ⅰ、中国民族民间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Ⅲ、中国民族民间舞Ⅳ、中国民族民间舞Ⅴ、编舞技法Ⅰ、编舞技法Ⅱ、编舞技法Ⅲ、编舞技法Ⅳ、主题编导汇研、主题编导

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大学英语Ⅲ、大学英语Ⅳ、大学普通话、应用文写作概论、逻辑学、舞蹈写作、毕业论文


三、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二)核心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军事训练:第一学期,为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的指导下进行2周的军事训练。同时由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舞蹈表演与综合实践安排在学生在校或寒暑假期间,组合时间为2周。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的舞蹈剧目学习/排练/演出/展演/比赛/舞蹈传播等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学生在校修读期间的假期,为期2周。学生在团委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学生社团等活动。

4.假期课堂(社会采风):第五学期:为期2周,寒假中开设。根据需要选择但不限于舞蹈舞台实践/舞蹈教学实践/形象收集、创作资料收集与阅读/舞蹈结构与创作方案撰写/体验生活等。

5.假期课堂(企业实践/实习/工作坊/合作项目等):第六学期:为期4周。前两周在学期最后两个教学周进行,后两周在暑假进行。根据需要选择但不限于舞蹈的编创/传播/排练演出,让学生在分组任务和创作中得到锻炼。

6.毕业考察:第学期,为期2周。是舞蹈表演专业的实地体验与创作课程,要求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亲身体验、感受、采风、表演、创作,为毕业创作提供创作原型与创作灵感,通过真正的深入生活,启发舞蹈艺术创作。

7.毕业创作:第七、学期,为期16周。通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所学舞蹈风格、编创手法等完成舞蹈作品不断完善。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组织和协作等方面得到系统的综合训练,提高全方位能力。

8.毕业论文:第八学期,为期4周。通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毕业论文。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系统的综合训练,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一)基本学制:4年

(二)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五、毕业总学分及总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普通本科专业各课程群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总学分

理论学分

实践学分

各课程群学分占比

课程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各课程群学时占比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

通识教育课程群

必修课

40

30

10

23.7

792

600

192

24.5

\

选修课

9

9

0

162

162

0

49

39

10

954

762

192

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注:选修课学分学时按毕业最低要求统计)

必修课

52

7

45

25.1

940

132

808

24.1

 

52

7

45

940

132

808

专业教育课程群

(注:选修课学分学时按毕业最低要求统计)

必修课

62

8

54

30

1188

162

1026

30.5

62

8

54

1188

162

1026

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

必修课

11

1

10

5.3

200

10

190

5.1

创新创业课程群

必修课

2

1

1

2.4

56

42

14

2.8

选修课

3

2

1

54

36

18

小计

5

3

2

110

78

32

综合实践课程群

必修课

23

0

23

11.1

414

0

414

10.6

34

学术活动课程群

选修课

5

0

5

2.4

90

0

90

2.3

\

 

207

58

149

\

3896

1144

2752

\

34

注:史论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表演专业、舞蹈表演专业相关数据可根据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整。

专业培养计划学时与学分统计表

学时数(学时)

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周)

学分数(分)

总数

其中:

其中:

其中:

34

总数

其中:

其中:

其中:

修课

劳动

教育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

教学

实验

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

公共艺术课程

3896

3590

306

32

1144

2752

207

47

17

143

0

28

58

121

5

2

1.必修课学时数+选修课学时数=培养方案总学时数;理论教学学时数+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数=培养方案总学时数;

2.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指通识教育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仅限《军事训练》《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 》《第二课堂》课程)、学术活动课程群内的必修课(选修课)。

3.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是指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交叉课程群、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除《军事训练》《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 》《第二课堂》之外的其他课程)内的必修课(选修课)。

4.公共必修课学分数+公共选修课学分数+专业必修课学分数+专业选修课学分数=培养方案总学分数;

5.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理论教学学分数+实验(实践)教学学分数=培养方案总学分数。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指综合实践课程群学分+学术活动课程群学分;理论教学学分数指除综合实践课程群、学术活动课程群之外其他课程群理论学分总数;实验(实践)教学学分数指除综合实践课程群、学术活动课程群之外其他课程群实践学分总数)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本科 舞蹈表演 专业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四年制艺术类)

课程群

类别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每周学时数

上课

周数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第四

学年

通识教育

课程群

49学分)

必修课

40学分)

思想政治

通识课

19学分)

02390022

思想道德与法

3

56

48

8

4








14

0239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54

48

6


3







18

023900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4

46

8



3






18

023900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54

46

8



3






18

023900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54

46

8




3





18

02390006-0011

形势与政策 I、II、III、IV、V、VI

2

36

34

2

每学期6学时,开设3学年6学期  

1

02390013

军事理论

2

36

32

4

2








18

语言写作

通识课

13学分)

02310001

大学英语

1.5

28

28

0

2








14

02310002

大学英语

1.5

28

28

0


2







14

02310003

大学英语

1.5

28

28

0



2






14

02310004

大学英语

1.5

28

28

0




2





14

02310005

古典文学

1.5

28

28

0

2








14

02310006

现代文学

1.5

28

28

0


2







14

02310019

大学普通话

1

18

10

8



4/2






5

02310020

应用文写作概论

1

18

10

8




2





9

02310021

逻辑学

2

36

36

0




2





18

健康

通识课

6学分)

02310007

体育

1

36

12

24

2/4








14

02310008

体育

1

36

4

32


2







18

02310009

体育

1

36

4

32



2






18

02310010

体育

1

36

4

32




2





18

011100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6

24

12

3








12

学科理论

通识课

2学分)

02250002

艺术概论

2

28

28

0

2








14

小计



40

792

600

192

17/19

9

12/14

11






选修课(9学分)

思政选修课(1学分)

02390014

中国共产党党史

1

18

16

2





4/2




5

02390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8

16

2





4/2




5

02390016

从延安到北京: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思想与实践

1

18

16

2





2




9

02390017

文艺与时代:美术经典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史

1

18

16

2






2



9

02390018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1

18

16

2






2



9

02390019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1

18

16

2






2



9

023900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读

1

18

18

0






2



9

0239002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论

1

18

18

0






2



9

任意选修课(8学分)

含每学期老师申报开设通识选修课及网络通识选修课,此模块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安排。

专业基础教育

课程群

52学分)

必修课

52学分)

02074000

学科与专业导论(讲座)

1

8

6

2










02074001

基训

6

112

2

110

8








14

02074002

基训

8

144

2

142


8







18

02074003

基训

4

72

2

70



4






18

02074004

基训

4

72

2

70




4





18

02074005

基训

4

76

2

74





4




19

02074006

基训

2

36

2

34






4



9

02074037

基训

2

36

2

34







4


9

02074007

舞蹈概论

1.5

28

28

0

4








7

02074008

剧目排练

1.5

28

2

26

4








7

02074009

剧目排练

2

36

2

34


4







9

02074010

剧目排练

2

36

2

34



4






9

02074011

中国古典舞身韵

4

72

2

70



4






18

02074012

中国古典舞身韵

4

72

2

70




4





18

02074038

中国古典舞身韵

2

40

2

38





4




10

02074013

中国舞蹈史

2

36

36

0


4







9

02074014

外国舞蹈史

2

36

36

0



4






9


小计

52

940

132

808

16

16

16

8

8

4

4

0


专业教育

课程群

62学分)

必修课

62学分)

02074039

爵士舞

2

36

2

34






4



9

02074040

爵士舞

1.5

32

2

30







4


8

02074017

现代舞

4

76

2

74





4




19

02074018

现代舞

3.5

68

2

66






4



17

02074019

现代舞

2

36

2

34







4


9

02074041

敦煌舞

2

36

2

34






4



9

02074021

肢体语言表达

1.5

32

4

28






4



8

02074022

剧目排练

3.5

68

2

66







4


17

02074023

剧目排练

10

192

2

190








16

12

02074042

舞蹈教育学

2

36

36

0




4





9

02074024

舞蹈写作

2

40

10

30





4




10

02074025

舞蹈摄影

1.5

32

16

16






4



8

02074026

舞蹈影像表现

2.5

48

32

16







4/16


9

02074027

编舞技法

4

72

4

68


4







18

02074028

编舞技法

4

72

4

68



4






18

02074029

编舞技法

4

72

4

68




4





18

02074030

编舞技法

4

76

4

72





4




19

02074043

主题编导汇研

1.5

32

8

24






4



8

02074031

主题编导

3.5

68

4

64







4


17

02074044

形象设计

1.5

32

16

16






4



8

02074045

少儿舞蹈教学法

1.5

32

4

28







4


8


小计

62

1188

162

1026

0

4

4

8

12

28

24/36

12


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

11学分)

必修课

02074032

中国民族民间舞

3

56

2

54

4








14

02074033

中国民族民间舞

2

36

2

34


4







9

02074034

中国民族民间舞

2

36

2

34



4






9

02074035

中国民族民间舞

2

36

2

34




4





9

02074036

中国民族民间舞

2

36

2

34





4




9


小计

11

200

10

190

4

4

4

4

4





创新创业

课程群

5学分)

必修课

2学分)

基础

2学分)

02370001

大学生创业基础

1

18

12

6




4/6





4

01110004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0.5

16

14

2


2







8

01110005

大学生就业指导

0.5

22

16

6





2




11

选修课

3学分)

拓展

2学分)

01190006

网络创新创业通识课

(主要在5、6学期开设,课程包括职业生涯提升、创业精神与实践、项目管理学、商业计划书的优化等)

实践

1学分)

01170004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文化大赛等(团委第二课堂)

综合实践课程群(23学分)

必修课

集体实践课程

9学分)

01110002

军事训练

1

9月份2周


舞蹈表演与综合实践

0.5











1


舞蹈表演与综合实践

0.5











1

01170001

社会实践Ⅰ(团委)

1











1

01170002

社会实践Ⅱ(团委)

1











1

01190030

假期课堂Ⅰ(劳动教育+社会调查)

1











2

01190031

假期课堂Ⅱ(劳动教育+企业实践/实习/工作坊/合作项目等)

2











4

01170003

第二课堂

2

团委安排

毕业实践课程

14学分)

01190003

毕业考察

2











2

01190004

毕业设计(创作)

8










16

01190005

毕业论文

4











4

小计



23


学术活动课程群

5学分)


选修课

讲座

4学分)

01170005

院级(0.25/场)


01170006

校级(0.5分/场)


发明创造/专利、论文、产学研转化等(团委第二课堂)

注:1.各专业课程总学时以3156学时为基数(含综合实践课程群和学术活动课程群学时,以1学分18学时折算),上下浮动不超过100学时。

   2.第5学期假期课堂单独在寒假中开设2周,不占用校内教学周时间。

   3.第6学期假期课堂开设4周,前两周在学期最后两个教学周进行,后两周在暑假进行。

   4.1-4学期最后两天各二级学院集中组织讲座活动,每学期开设4次讲座供学生选择,一次0.25学分,学生每学期需至少听取讲座2次。

   5.交叉课程于第5学期最后4周开设一门课程,3学分;第7学期1-4周开设一门课程,3学分。

   6.学分学时转换标准:①一般课程18课时折合1学分;②体育36课时折合1学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合计38学时折合1学分;③毕业考察、毕业论文1周折合1学分;④毕业设计、假期课堂2周折合1学分。

   7.表中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4等选修模块总学分学时以学生毕业时最低要求统计,实际各教学单位应根据1:1.5-1:2的比例,开出更多课程。        

   8.按照团委第二课堂认定标准,创新创业课程群中的实践(1学分)与学术活动课程群中的发明创造/专利、论文、产学研转化(1学分)合计达到2学分即可。

   9.适用本表的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公共艺术、绘画、中国画、书法学、雕塑、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广播电视编导、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广告学。

   10.史论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史论)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结合学科理论通识课、综合实践课程群的部分课程开设情况,确定总学分数(此类专业总学分数应保持同一标准或为17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群(学科理论通识课除外)、交叉课程群、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毕业实践课程除外)、学术活动课程群中的课程学分应与本模版中的数据一致。

   11.表演、舞蹈表演专业,结合专业课课程开设情况,确定总学分数(此类专业总学分数应保持同一标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群、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创新创业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学术活动课程群中的课程学分应与本模版中的数据一致。


七、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1. 基训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6学分,112学时

课程介绍:基础训练一直是中国古典舞以及芭蕾舞实践中的一大特点。包括基础能力训练部分和技术技能训练部分。在基础能力的训练部分中具体的四个部位是:头、上肢、躯干、下肢。在技术技巧部分则共分四类:控制类、转类、翻身类、跳类。一名专业舞者离不开长期的基础训练,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软开度,控制能力,技术技巧,肢体形态等多方面具备更加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表演水平。因此 ,基训课是舞蹈表演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2. 剧目排练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5学分,28学时

课程介绍:《剧目排练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舞蹈技术技巧、风格特点、艺术表现力于一体,并与音乐、舞美、戏剧、文学等因素紧密相连。通过在课上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剧目选择、剧目学习、剧目排练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舞台表演的基础更是通往社会实践的桥梁。本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积累较深厚的剧目编创知识、舞台表演经验、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经验,是学生的舞蹈水平、艺术水准及文化修养的全面展示,也是未来的舞蹈演员、舞蹈教育工作者、舞蹈理论工作者、舞蹈编导及舞蹈演出经营者等真正认识并体现舞蹈艺术价值的重要途径,更对促进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3. 舞蹈概论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5学分,28学时

课程介绍:舞蹈概论是舞蹈表演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舞蹈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出发,结合舞蹈作品赏析,掌握舞蹈的本质与审美特征、舞蹈的艺术特性、舞蹈的社会功能、舞蹈的种类、舞蹈的发展等知识,建立起舞蹈艺术的整体概念。并着重探讨舞蹈的独特性与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关联,通过舞蹈艺术的基础理论,来指导艺术实践,使学生具有开展舞蹈理论研究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 中国民族民间舞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3学分,5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展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反映各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舞蹈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性和广泛地群众性,已成为各民族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进行详细梳理与艺术升华,能充分展示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各民族大团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肢体表现力,强化肢体协调性,丰富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舞蹈表演水平,实现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可持续传承。本课程详细讲授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农牧文化与高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从而延伸出东北秧歌、藏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宗教信仰、舞蹈风格及将要学习的动作要求、动律特点、组合构成等,进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训练。

5. 基训

前修课程:基训

学分及学时:8学分,144学时

课程介绍:基础训练一直是中国古典舞以及芭蕾舞实践中的一大特点。包括基础能力训练部分和技术技能训练部分。在基础能力的训练部分中具体的四个部位是:头、上肢、躯干、下肢。在技术技巧部分则共分四类:控制类、转类、翻身类、跳类。一名专业舞者离不开长期的基础训练,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软开度,控制能力,技术技巧,肢体形态等多方面具备更加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表演水平。因此 ,基训课是舞蹈表演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6. 剧目排练

前修课程:剧目排练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剧目排练Ⅱ》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舞蹈技术技巧、风格特点、艺术表现力于一体,并与音乐、舞美、戏剧、文学等因素紧密相连。通过在课上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剧目选择、剧目学习、剧目排练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舞台表演的基础更是通往社会实践的桥梁。本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积累较深厚的剧目编创知识、舞台表演经验、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经验,是学生的舞蹈水平、艺术水准及文化修养的全面展示,也是未来的舞蹈演员、舞蹈教育工作者、舞蹈理论工作者、舞蹈编导及舞蹈演出经营者等真正认识并体现舞蹈艺术价值的重要途径,更对促进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7. 中国舞蹈史

前修课程:舞蹈概论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舞蹈史是舞蹈学科中的一个类别,是舞蹈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国舞蹈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路,每走一步,都有舞蹈的足迹。舞蹈是国人的精神肖像,是中华民族群体文化的身体表征。从原始时代迷狂率真的图腾舞蹈,到夏商时代销魂荡魄的奴隶“女乐”;从西周庄严虔诚的“雅舞”,到汉代豪拙舒张的“万戏”舞蹈、魏晋清丽飘逸的“清商”舞蹈;从唐宋恢复精美的燕乐舞蹈,到元明清意象鲜明的戏曲舞蹈;从近现代为人生而舞的“新舞蹈”,到当代欣欣向荣的剧场舞蹈,无不显示着中国舞蹈文化的高度与内涵。

8. 编舞技法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介绍:《编舞技法Ⅰ》旨在培养学生创作舞蹈作品的能力,创造力是核心能力之一。编舞技法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分析动作,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造性的重建架构,培养学生完成编导技术技法的形式训练和动作思维能力。编创体现的是个人思想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期间需要各种文化的影响和植入。除了具备精准灵活的肢体表现力以外,需要通过课程使学生形成编导思维,以编导的视角思考问题,准确表达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审美。

9. 中国民族民间舞

前修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展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反映各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舞蹈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性和广泛地群众性,已成为各民族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进行详细梳理与艺术升华,能充分展示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各民族大团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肢体表现力,强化肢体协调性,丰富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舞蹈表演水平,实现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可持续传承。本课程详细讲授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从而延伸出安徽花鼓灯、傣族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宗教信仰、舞蹈风格及将要学习的动作要求、动律特点、组合构成等,进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训练。

10. 基训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

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古典舞基训的主要训练目的: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本学期课程是基于学生在结束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11. 剧目排练

前修课程:剧目排练Ⅰ、剧目排练Ⅱ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剧目排练Ⅲ》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舞蹈技术技巧、风格特点、艺术表现力于一体,并与音乐、舞美、戏剧、文学等因素紧密相连。通过在课上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剧目选择、剧目学习、剧目排练能力,同时积累较深厚的剧目编创知识、舞台表演经验、社会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舞台表演的基础更是通往社会实践的桥梁,摆脱了课堂上对单一动律或组合的单纯模仿,使学生在教学剧目的排练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的舞蹈学习方法,掌握不同种类和风格的舞蹈以及了解剧目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队形调度、人物塑造、技术技巧和对舞台的驾驭力、对舞蹈的表现力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剧目的讲解和排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剧目完整性的艺术追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丰富的知识信息量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舞蹈艺术境界。

12. 中国古典舞身韵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

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古典舞身韵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身韵是身法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体现。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对古典舞动律、元素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从“形、神、劲、律”诸多方面培养高水平的舞蹈表演人才。

13. 外国舞蹈史

前修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外国舞蹈史是舞蹈表演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之外的世界各国舞蹈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外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沿革等。课程中侧重于对外国舞蹈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舞蹈个案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舞蹈艺术的研究,掌握世界各国舞蹈艺术发展的独特性。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外国舞蹈的艺术特征、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以及各有千秋的创作观念、编舞方法、训练体系、表演特征、审美理想、鉴赏方法等,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舞蹈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14. 编舞技法

前修课程:编舞技法

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介绍:《编舞技法Ⅱ》旨在培养学生创作舞蹈作品的能力,创造力是核心能力之一。编舞技法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课程学习,遵循技法的内在原则,在编创活动中,把握“创作、创新”的原则,重视舞蹈本身的属性与特性,在技法的增色上表达自己的思想。编创体现的是个人思想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期间需要各种文化的影响和植入。除了具备精准灵活的肢体表现力以外,需要通过课程使学生形成编导思维,以编导的视角思考问题,准确表达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审美。

15. 中国民族民间舞

前修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Ⅰ、中国民族民间舞Ⅱ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展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反映各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舞蹈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性和广泛地群众性,已成为各民族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进行详细梳理与艺术升华,能充分展示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各民族大团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肢体表现力,强化肢体协调性,丰富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舞蹈表演水平,实现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可持续传承。本课程详细讲授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草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从而延伸出山东胶州秧歌、蒙古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宗教信仰、舞蹈风格及将要学习的动作要求、动律特点、组合构成等,进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训练。

16. 基训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

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介绍:《基训》课,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本学期就是基于学生在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17. 中国古典舞身韵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中国古典舞身韵

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古典舞身韵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身韵是身法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体现。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对古典舞动律、元素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从“形、神、劲、律”诸多方面培养高水平的舞蹈表演人才。

18. 舞蹈教育学

前修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舞蹈教育学是舞蹈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运用普通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舞蹈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科。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舞蹈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过程,并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增强学生的舞蹈教育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全社会舞蹈教学水平,培养新时代的舞蹈教育者与实践者。充分贯彻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宗旨,发挥舞蹈教育学所起到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从而为新时代的舞蹈事业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19. 编舞技法

前修课程:编舞技法Ⅰ 、编舞技法Ⅱ

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介绍:《编舞技法Ⅲ》旨在培养学生创作舞蹈作品的能力,创造力是核心能力之一。编舞技法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创体现的是个人思想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期间需要各种文化的影响和植入。除了具备精准灵活的肢体表现力以外,需要通过课程使学生形成编导思维,以编导的视角思考问题,准确表达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审美。

20. 中国民族民间舞

前修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Ⅰ、中国民族民间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展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反映各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舞蹈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性和广泛地群众性,已成为各民族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进行详细梳理与艺术升华,能充分展示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各民族大团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肢体表现力,强化肢体协调性,丰富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舞蹈表演水平,实现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可持续传承。本课程详细讲授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绿洲文化与西北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从而延伸出山东海阳秧歌、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宗教信仰、舞蹈风格及将要学习的动作要求、动律特点、组合构成等,进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训练。

21. 基训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基训Ⅳ

学分及学时:4学分,7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人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以及艺术素质方面的潜能,以达到具有中国古典舞审美特点的动作姿态,高难度技术技巧和综合性的表现能力之目的。

22. 中国古典舞身韵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基训Ⅳ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身韵

学分及学时:2学分,40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古典舞身韵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身韵是身法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体现。在学生原有的单一元素的训练基础上,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个班级不同的气质和风格。在前两个学期的基础上加入道具的内容。以水袖、扇子、剑等道具的选择上,从道具使用以及训练组合进行讲解和教授。以及对古典舞动律、元素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从“形、神、劲、律”诸多方面培养高水平的舞蹈表演人才。

23. 现代舞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

学分及学时:4学分,76学时

课程介绍:现代舞是一门对于我们来说相对新兴的课程。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因为可以起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它,传入我国后开始逐步在各大高校中普及,对于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就更加具有学习的必要性。通过对现代舞的学习,使学生先了解它,学会现代舞的发力方式,加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对呼吸的掌握,对身体灵活性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也会有一个飞跃。现代舞强调能力,这对每一个学生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能力的训练。现代舞喜于地面动作,喜于身体的无限扩张、收缩和放松、倒地和爬起,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唯美、不造作的优美舞姿。

24. 舞蹈写作

前修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教育

学分及学时:2学分,40学时

课程介绍:舞蹈写作课程属于舞蹈表演专业必修课程,舞蹈写作与一般写作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所谓舞蹈写作,是要在一般写作原理的指导下,研究舞蹈写作的特殊技能。该课程旨在通过训练学生舞蹈作品的分析能力,传授写作方法、资料收集与处理方法,从而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舞蹈写作能力。教学内容分为舞蹈鉴赏与舞蹈写作两部分。前者为辅,侧重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舞蹈家、舞蹈现象等问题分析、评判的能力。后者为主,则注重提升学生评论文章、舞蹈随笔、舞蹈论文等舞蹈文本的写作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在以书面语言与大众对话的同时,塑造双重舞蹈文化形象,提升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综合理解。

25. 编舞技法

前修课程:编舞技法Ⅰ、编舞技法Ⅱ、编舞技法Ⅲ

学分及学时:4学分、76学时

课程介绍:《编舞技法Ⅳ》旨在培养学生创作舞蹈作品的能力,创造力是核心能力之一。编舞技法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创体现的是个人思想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期间需要各种文化的影响和植入。除了具备精准灵活的肢体表现力以外,需要通过课程使学生形成编导思维,以编导的视角思考问题,准确表达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审美。

26. 中国民族民间舞

前修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Ⅰ、中国民族民间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Ⅲ、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展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反映各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舞蹈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性和广泛地群众性,已成为各民族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进行详细梳理与艺术升华,能充分展示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各民族大团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肢体表现力,强化肢体协调性,丰富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舞蹈表演水平,实现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可持续传承。本课程详细讲授农耕文化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从而延伸出朝鲜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宗教信仰、舞蹈风格及将要学习的动作要求、动律特点、组合构成等,进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训练。

27. 基训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基训Ⅳ、基训Ⅴ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人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以及艺术素质方面的潜能,以达到具有中国古典舞审美特点的动作姿态,高难度技术技巧和综合性的表现能力之目的。此外,本学期的课程以激发学生自主编排技术技巧组合的能力为核心,为排练毕业晚会基训素材部分打下基础。

28. 爵士舞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爵士舞Ⅰ》是一门富有时尚气息、展现时代审美特征的课程,强化肢体表达的同时强调音乐性和表演性。带着时代印记和时尚潮流,成为当下年轻人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爵士舞在强化肢体表达的同时强调音乐性和表演性,以人体的动作、姿态和造型的组合、发展、变化形成语言,强调生命的理论和舞蹈中的意志表达。课程按照科学运动的逻辑突出身体的形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潮流发展动向,根据时尚前沿的引导,掌握爵士舞多变的风格、形态、技巧,呈现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语境的时尚舞蹈。

29. 现代舞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现代舞Ⅰ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8学时

课程介绍:现代舞是一门对于我们来说相对新兴的课程。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因为可以起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它,传入我国后开始逐步在各大高校中普及,对于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就更加具有学习的必要性。通过对现代舞的学习,使学生先了解它,学会现代舞的发力方式,加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对呼吸的掌握,对身体灵活性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也会有一个飞跃。现代舞强调能力,这对每一个学生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能力的训练。现代舞喜于地面动作,喜于身体的无限扩张、收缩和放松、倒地和爬起,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唯美、不造作的优美舞姿。

30. 敦煌舞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敦煌舞蹈蕴含着东方哲学,宗教文化的舞蹈艺术。“敦煌”一词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敦煌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的生动、可感的呈现。本课程是舞蹈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欣赏、了解敦煌舞蹈独特美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整体舞蹈表演素质,开启更为广阔的舞蹈表演空间。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敦煌舞的基本手形、手位、脚位以及身体的基本体态和韵律以及综合性表演组合等内容。详细讲授将学习的舞蹈种类、风格特点以及动作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敦煌舞蹈的舞蹈风格、动作韵律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培养训练学生在敦煌舞中舞姿的规范性、观赏性,风格的完整性、统一性,达到一定的表演水平。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毕业后能够胜任舞蹈演出及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舞蹈表演人才。

31. 肢体语言表达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5学分,32学时

课程介绍:《肢体语言表达》是语言表现的重要内容,舞蹈作为“无声的交流”,正是以身体为媒介,通过肢体传情达意。无论实在表演还是编创环节中,肢体语言不是具象的语言,而是一种抽象的精神语言,只有将角色内在生命的情、义、气、力灌注到动作中,才能用动作整体驾驭内容,才能诠释出舞蹈作品的内核。肢体语言作为非语言行为中较为特殊的情感表现形式,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强化着信息交流的效果,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剖析肢体语言表现功能,构建作品所需的实境,使表达内容有语言支撑,准确运用肢体语言丰富和延伸人物形象的表意功能,传递角色的内心情感。舞蹈既是以身体说话,肢体语言的表达直接关系到舞蹈作品的质量。用准确生动的肢体符号在舞台上令塑造的角色"说话",是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

32. 舞蹈摄影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5学分,32学时

课程介绍:《舞蹈摄影》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镜头及多媒体技术手段,捕捉舞蹈画面的能力,增加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摄影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舞台上动态的肢体之美,而是舞动状态下、快门之间中形成的永恒,是一种看似静态却“舞蹈着的视觉艺术”。学生通过课程记录舞动过程中独具匠心的处理,通过镜头赋予舞蹈二次表现的空间。利用光、影、色的魅力表现,加强舞蹈的审美感受与肢体情感的表达。通过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拘泥于捕捉动作、模仿现实,更着重于灵性的内容以及多维度的表现,寻求充满力量、极具感染力的情绪及氛围,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表达。在凝固的画面上表现出人体动态美的舞蹈形象,捕捉舞蹈在时间与空间、镜头与现实中产生的审美反应,定格最美好的瞬间,间接地强化学生舞蹈表现中的镜头感,增强舞蹈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与协同发展。

33. 主题编导汇研

前修课程:编舞技法Ⅰ、编舞技法Ⅱ、编舞技法Ⅲ、编舞技法Ⅳ

学分及学时:1.5学分,32学时

课程介绍:《主题编导汇研》旨在根据学生掌握的舞蹈编创技能,挖掘、提炼可用于编创的题材。是展现舞蹈内容、塑造艺术形象、营造作品意境的前提。结合主题常思常新,融会贯通地将其进行打磨、研究、延展,梳理成为可落地为作品的内容。将所学的编舞技法运用到实践创作中,为主题编导课程做前期准备,挖掘题材、收集资料、梳理讨论、主题动作提炼,同时掌握作品舞台化的处理方法,为创作、排练、表演打好坚实的基础。

34. 形象设计

前修课程:

学分及学时:1.5学分,32学时

课程介绍:《形象设计》是舞蹈表演专业教育课程群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介绍了舞蹈舞台整体形象设计中服装设计、发型设计、化妆设计、服饰物设计的一般规律,舞台人物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的整体形象设计原则与时尚审美原则。

35. 基训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基训Ⅳ、基训Ⅴ、基训VI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人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以及艺术素质方面的潜能,以达到具有中国古典舞审美特点的动作姿态,高难度技术技巧和综合性的表现能力之目的。此外,本学期的课程以大四毕业晚会的基训部分的编创与排练为主要课程内容,为毕业晚会基训素材部分的呈现打下基础。

36. 爵士舞

前修课程:爵士舞

学分及学时:1.5学分,32课时

课程介绍:《爵士舞Ⅱ》是一门富有时尚气息、展现时代审美特征的课程,强化肢体表达的同时强调音乐性和表演性。带着时代印记和时尚潮流,成为当下年轻人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课程以创造性、创新性发展为理念,找到爵士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以青春、自信、阳光为核心,用爵士舞表达属于当代中国年轻人的自信与活力。以人体的动作、姿态和造型的组合、发展、变化形成语言,强调自由奔放的感受和意志的表达,按照科学运动的逻辑强化身体的形态训练,强化造型、线条、力量、律动的运用和切换,激发学生的表演激情,鼓励学生在所学元素中自由组合跟随音乐自由的舞动,从而达到表演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呈现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语境的时尚舞蹈。

37. 现代舞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现代舞Ⅰ、现代舞Ⅱ

学分及学时:2学分,36学时

课程介绍:现代舞是一门对于我们来说相对新兴的课程。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因为可以起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它,传入我国后开始逐步在各大高校中普及,对于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就更加具有学习的必要性。通过对现代舞的学习,使学生先了解它,学会现代舞的发力方式,加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对呼吸的掌握,对身体灵活性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也会有一个飞跃。现代舞强调能力,这对每一个学生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能力的训练。现代舞喜于地面动作,喜于身体的无限扩张、收缩和放松、倒地和爬起,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唯美、不造作的优美舞姿。本学期的现代舞以综合性组合以及经典现代舞作品、剧目的学习为主。更好的让学生从前两个学期课程的基础上,真正会跳现代舞。

38. 剧目排练

前修课程:剧目排练Ⅰ、剧目排练Ⅱ、剧目排练Ⅲ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8学时

课程介绍:《剧目排练Ⅳ》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舞蹈技术技巧、风格特点、艺术表现力于一体,并与音乐、舞美、戏剧、文学等因素紧密相连。通过在课上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剧目选择、剧目学习、剧目排练能力,同时积累较深厚的剧目编创知识、舞台表演经验、社会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舞台表演的基础更是通往社会实践的桥梁,摆脱了课堂上对单一动律或组合的单纯模仿,使学生在教学剧目的排练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的舞蹈学习方法,掌握不同种类和风格的舞蹈以及了解剧目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队形调度、人物塑造、技术技巧和对舞台的驾驭力、对舞蹈的表现力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剧目的讲解和排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剧目完整性的艺术追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丰富的知识信息量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舞蹈艺术境界。

39. 舞蹈影像表现

前修课程:舞蹈摄影

学分及学时:2.5学分,48学时

课程介绍:《舞蹈影像表现》课程使以舞蹈肢体语言为主,借助现代化镜头、拍摄角度拓宽肢体表达空间,将舞蹈艺术与影像艺术有机融合。把握舞蹈表达内核,应用镜头与肢体共同“发声”。用镜头语言对话肢体语言再造舞蹈表现时空、场域,通过视听语言与剪辑来展示和重构舞者的肢体、动作、舞蹈,是舞蹈与影像、舞蹈与科技跨界融合的一种新生艺术样态。以舞蹈影像为直接创作终端,拓宽舞蹈表现形式,让舞蹈艺术在当下面临科技赋能、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以跨界创新的新姿态表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传递出舞蹈表演方向的探索精神与专业精神。在“因时而立,因时而变”的背景下,舞蹈通过影像这一媒介破圈,以身体的表达形式承载起了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本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舞台舞蹈表演,是利用电影的视听语言,通过最新的信息技术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哲学、历史、政治等社会各个立面,以影像为媒介,结合数字技术探索艺术领域的新的可能性,使得舞蹈作品凸显一种独特美学,拓展观念到美学的延伸,是融合了当代艺术思维的新的艺术表达范式。

40. 主题编导

前修课程:编舞技法Ⅰ 、编舞技法Ⅱ、编舞技法Ⅲ、编舞技法Ⅳ

学分及学时:3.5学分,68学时

课程介绍:《主题编导》课程是《编舞技法》课程的延续和总结。主题是作品的脊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编导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的基础上反复推敲而来。主题反应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舞蹈素材的选择、情节的设置、人物的设计和舞蹈语汇都来源于、服务于作品主题。通过独舞编导、双人舞编导、三人舞编导及群舞编导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舞蹈编导技法,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将之前所学习的技法,综合运用在主题编舞的环节,将讨论的结果转化为舞蹈主题,引导学生灵活的提取相应技法进行主题创作。形成理论铺排教学、思维引导、选取题材、素材归类、与时俱进创作、实行教学思政拓展,最终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通过课程思政在舞蹈编导课程中的融合教学创新,达到完善舞蹈教学的思维引导,做到紧跟时代潮流、落实党的号召。

41. 少儿舞蹈教学法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1.5学分,32课时

课程介绍:《少儿舞蹈教学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并保证大四的实习阶段,乃至今后进入工作领域能否顺利接洽,真正实现零过度的身份转换。使学生提前接触到教学的工作领域提升教学经验,了解艺术培训市场。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贯穿于课程中从少儿舞蹈教师的岗位需求出发,按照教学的实践体系设计课程。更快更好的实现我们培养目标中,打造全面型舞蹈人才的冀望。实施“三阶梯”教学方案,夯实基本技能,强化专业技能,重视岗位技能。同时课程可以横向延展,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单位实习上课等。让学生们真正走入社会,在毕业后的择业和职业规划能够不再“黑暗”。 根据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设立实习(实训)专用基地,进行实践强化训练。同时,要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使学生在课程中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开花。

42. 剧目排练

前修课程:基训Ⅰ、基训Ⅱ、基训Ⅲ、基训Ⅳ、基训Ⅴ、基训Ⅵ、基训Ⅶ、剧目排练Ⅰ、剧目排练Ⅱ、剧目排练Ⅲ、剧目排练Ⅳ、中国古典舞身韵Ⅰ、中国古典舞身韵Ⅱ、中国古典舞身韵Ⅲ、爵士舞Ⅰ、爵士舞Ⅱ、现代舞Ⅰ、现代舞Ⅱ、现代舞Ⅲ、敦煌舞、舞蹈摄影、舞蹈影像表现、编舞技法Ⅰ、编舞技法Ⅱ、编舞技法Ⅲ、编舞技法Ⅳ、主题编导汇研、主题编导、中国民族民间舞Ⅰ、中国民族民间舞Ⅱ、中国民族民间舞Ⅲ、中国民族民间舞Ⅳ、中国民族民间舞Ⅴ

学分及学时:10学分,192学时

课程介绍:《剧目排练Ⅴ》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舞蹈技术技巧、风格特点、艺术表现力于一体,并与音乐、舞美、戏剧、文学等因素紧密相连。通过在课上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剧目选择、剧目学习、剧目排练能力,同时积累较深厚的剧目编创知识、舞台表演经验、社会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舞台表演的基础更是通往社会实践的桥梁,摆脱了课堂上对单一动律或组合的单纯模仿,使学生在教学剧目的排练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的舞蹈学习方法,掌握不同种类和风格的舞蹈以及了解剧目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队形调度、人物塑造、技术技巧和对舞台的驾驭力、对舞蹈的表现力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剧目的讲解和排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剧目完整性的艺术追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丰富的知识信息量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舞蹈艺术境界。




版权所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管理中心